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21篇
航空   785篇
航天技术   197篇
综合类   121篇
航天   2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技术的控制性能,在电机动态品质优化的研究中,以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替代传统的PI控制器,采用新型趋近律函数改进滑模控制器的输出模型,削弱了传统滑模控制存在的抖振,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分析无位置传感器技术时,引入高通谐振滤波器,采用具备以高信噪比为特点的两相静止坐标系下高频脉振电流注入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带高通谐振滤波器的高频脉振电流注入法中运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提高了转子位置估计的精度,增强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2.
结合机务专业"航空发动机构造"课的教学实践,阐述了针对课程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作业形式、开展现场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办法.首次应用三维虚拟发动机辅助教学、并引入机务维修工作中发动机结构图作为课程作业用图.本研究成果为提高"航空发动机构造"课的教学效果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2):3058-3072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agnus phenomena over a spinning projectile. The pressure force acting on the surface of a spinning projectile was measured for various cases by employing a relatively novel experimental technique. A set of miniature pressure sensors along with a data acquisition board, battery and storage memory were placed inside a spinning model and the surface pressure were obtained through a remotely controlled system. Circumferential pressures of the model for both rotational and static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at two different free stream Mach numbers of 0.4 and 0.8 and at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The results showed the ability of this new test method to measure the very small Magnus force via surface pressures over the projectile. The results provide a deep insight into the flow structure and illustrate changes in the cross-flow separation locations as a result of rotation.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44.
对民航发动机维修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为发动机承修厂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有助于发现发动机承修厂的潜在问题。为了实现发动机维修效果的评价,首先提出了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发动机维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C2WH模型的发动机维修效果评价模型,并对模型的构建过程进行了描述。针对决策单元输入输出...  相似文献   
45.
宇航用双极器件和光电耦合器位移损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针对器件的位移损伤效应,利用质子加速器产生的质子及反应堆中子对化合物器件和硅器件位移损伤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GaAs光电耦合器的电流传输比(CTR)和硅晶体管电流增益hFE的退化率随等效剂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质子70 MeV以上高能量范围,对于硅器件适用的位移损伤等效原理对于GaAs化合物器件则不再适用,需要修正。根据试验数据,给出了经验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46.
魏中成  王晋军  袁兵 《航空学报》2019,40(11):123031-123031
针对单发鸭式布局飞机,通过低速风洞试验,研究了矢量喷流对飞机地面效应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喷流使得飞机的地面效应增强,升力系数增加,降低飞机起飞/降落时的飞行速度,缩短起降距离,从而改善飞机起降性能。发动机喷管上/下偏转时,矢量喷流对飞机上下表面气流诱导不对称,均使地面效应阻力系数增量减小。在此基础上,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喷流与地面效应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7.
归纳了近五年来基于MEMS技术的微流量传感器结构及性能参数。根据国际上热门的研究方法推断微流量测量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即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测量方法,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测量精度或扩大量程比。最后基于现有的技术基础,提出了融合科氏效应与差压效应的微流量测量方法,阐述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理论基础,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48.
冷岩  钱战森  杨龙 《航空学报》2020,41(2):123290-123290
基于离散Fourier模态有限和生成的随机大气湍流场,采用修正波形参数方法,开展了均匀各向同性大气湍流对典型超声速客机声爆传播特性的影响分析。计算采用的超声速客机模型为自行生成的简化超声速公务机模型。首先,应用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自主研制的CFD软件ARI_Overset在三维空间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得到作为声爆远场传播初始值的近场空间压力分布;其次,基于Von Karman能量谱,采用离散Fourier模态有限和形式生成随机均匀各向同性大气湍流场;最后,采用修正波形参数方法模拟了声爆信号在随机速度湍流场中的传播过程。数值结果表明:各向同性大气湍流对于地面声爆特征有重要影响。与无湍流状态相比,均匀各向同性大气湍流使得地面声爆特征增强的概率约为55%,使得地面声爆特征减弱的概率约为45%,故总体而言大气湍流效应更倾向于增强地面声爆特征;均匀各向同性大气湍流对于声爆传播路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这一变化仍会导致地面信号接收点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9.
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精准的计量。工业发达国家极为重视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通过搜集、整理量子效应计量、芯片级计量等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归纳分析了近年来国外先进计量测试技术发展动态与趋势。以量子技术和基本物理常数为基础建立量子计量基标准,将大幅提高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结合量子效应的微加工技术实现芯片尺度的测量等,微纳尺度计量技术也在科学研究、精密测量、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可为我国计量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
为更好地理解热力学排气系统(TVS)的运行机理,优化其运行参数,针对节流装置,建立了热力学模型,讨论了节流过程中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对比了单相气体、单相液体节流的性能特性,进一步揭示了焦汤节流效应的原理,分析了不同节流背压下节流前低温工质(液氢和液氧)压力和温度对节流性能的影响,并结合TVS实际应用,阐述了节流最大制冷量的利用效果,提出了优化的TVS工作区间。研究表明:在节流过程不发生相变情况下单相气体节流制冷效应要比单相液体节流制冷效应更加显著;而在节流过程发生相变情况下液体节流至两相后,由于空化吸热导致流体温度降低,对于液氢,0.5MPa的压降可产生接近3 K的温降。对于液体节流,节流前压力对节流过程影响可忽略,〖JP2〗而节流前温度和节流背压对节流过程起主导作用;对于液氢在在轨运行工况下,考虑到节流制冷量的充分利用,同时保证换热过程体积含气率不高于90%,推荐TVS系统中节流背压范围为75~143 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